北京市垂杨柳医院

北京市垂杨柳医院

北京市垂杨柳医院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健康科普 >>科普文章

健康科普

科普文章

【杨柳科普】甜蜜的陷阱:“0卡糖”“无糖”,肾友可要擦亮眼睛

字号:

 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普及,"0卡糖"食品以"无糖""零热量"等标签近年来迅速占领市场。一些糖尿病肾友们甚至轻信部分厂家口中的“无糖”、“健康”等词汇,因此放松血糖管控。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,“无糖”不是“ 0 糖”,而无糖食品也并非完全没有糖。代糖虽然是只提供甜味,不提供或者提供极少热量的食品添加剂,但无糖食品特别是一些面包、糕点等淀粉制品的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含量和总能量并不低。

  接下来我们需要搞清什么是无糖食品。

  广义上的糖多指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;狭义上的糖主要指精制糖,如蔗糖。“如果是广义上的糖,严格意义上讲,那就是和碳水化合物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食品才叫无糖食品。但实际并不是。市面上的无糖食品,如无糖糕点、无糖月饼、无糖粽子等,它们只是里面不放蔗糖。在这个概念掩护下,商家可以放其他糖,譬如果糖、代糖等。市面上常见的无糖食品多指不加精制糖的食品。

  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中规定每 100 克或者 100 毫升食品中的糖含量小于等于 0.5 克可视为不含糖,总能量小于 17 千焦耳(大约 4 千卡)可称为无能量。也就是说,‘ 0 糖’或者‘ 0 卡’食品不一定是绝对 0 值,可能只是含量较低。”

  同时近期在工作中发现个别患者使用“纤体瓶、小绿瓶”来替代日常蔬菜摄入,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,商家为了让口感好,经常添加大量甜味水果,但由于水果不属于精制糖,因此部分商家仍在宣传中号称自己是“0卡糖”。不知道里面“弯弯绕”的肾友们很可能因此过量摄入糖分。

  以某著名奶茶品牌推出的“健康纤体瓶”中介绍为例:产品介绍中明确提示到“零卡糖并非无糖,请糖尿病等代谢人群谨慎选择”

2.jpg

  由此可见,某种程度上,“0卡糖”不是“ 0糖”,而无糖食品也并非完全没有糖。

  各位肾友在选用食物时,要学会查看"营养成分表"而非仅关注广告语,警惕"无添加蔗糖"但含果葡糖浆等替代糖的产品。可以参考血糖指数与血糖负荷进行食物摄入。血糖指数即食物含糖量对血糖的影响程度,而血糖负荷即所吃食物重量乘以血糖指数。在食物摄入时,无论食物的组成成分是什么,对血糖影响不大的这类低血糖指数的食品,相对可以多食用。

 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,如有不适建议及时线下就医。部分资料来源网络,侵删

  • 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