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垂杨柳医院

北京市垂杨柳医院

北京市垂杨柳医院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党建工作 >>专题报道
  • 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学党史强信念 做好护理铭初心

    2021年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党委的号召和组织下,我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了党史相关知识,包括院领导及支部书记讲党课、微信视频、电视节目、阅读书籍、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,通过近一年的学习,我受益匪浅,也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、了解了党,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,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!读党史书籍,坚自身信念历史是最好的老师,通过学习《中国共产党简史》、《论中国共产党历史》,我深深地懂得了党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,是…

  • 援蒙医生王萌:免费乳腺筛查造福当地“半边天”

    近日,地处内蒙古卓资县的妇女朋友们收到了一条好消息:风采卓资、卓资资讯、卓资县妇女联合会等微信公众平台联袂发布了一条名为《关于号召全县广大妇女参与乳腺筛查义诊活动的倡议书》的信息。信息中不仅写到了11月27日卓资县人民医院乳腺科正式开诊的消息,更带来了一项“福利”: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院前急救副主任、普外科专业副主任医师、援蒙医生、现任卓资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王萌届时会开展义诊,免费为妇女朋友们进行乳腺筛…

  • 向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敬礼!

    自疫情发生以来,医院核酸采样工作一直没有停歇。核酸筛查门诊的医护人员、工作人员一直在坚守,为百姓撑起一把“平安伞”。他们带着N95口罩和面屏,在即使不说话也觉得憋闷的情况下,依然耐心地解答每一位被检测人员的问题。即使疲惫,他们也在每一次指引时高高抬起手臂。他们,是医生、是护士、是工作人员。他们,是大家眼中暖萌暖萌的“大白”。更是以血肉之躯守护一方平安的“白衣天使”!

  • 【我为群众办实事】鞘内吗啡泵植入术:治疗晚期癌痛的“核武器”

    家住潘家园街道的邢大叔今年70岁,因食管癌多发转移饱受癌痛困扰,因病情进展迅速,邢大叔口服大剂量吗啡缓释剂镇痛效果仍不理想。家属经多方打听,了解到“鞘内吗啡泵植入技术”是目前治疗癌痛最前沿的技术,而作为癌痛治疗领域“殿堂级”的手术,北京市目前仅有少数医院开展。家属了解到我院麻醉科(疼痛门诊)医生薛绵荣已成功为十多例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了该项手术,遂入住我院。薛绵荣详细查阅了邢大叔所有的就诊资料后,认为可以…

  • 【我为群众办实事】鞘内吗啡泵植入术:治疗晚期癌痛的“核武器”

    家住潘家园街道的邢大叔今年70岁,因食管癌多发转移饱受癌痛困扰,因病情进展迅速,邢大叔口服大剂量吗啡缓释剂镇痛效果仍不理想。家属经多方打听,了解到“鞘内吗啡泵植入技术”是目前治疗癌痛最前沿的技术,而作为癌痛治疗领域“殿堂级”的手术,北京市目前仅有少数医院开展。家属了解到我院麻醉科(疼痛门诊)医生薛绵荣已成功为十多例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了该项手术,遂入住我院。薛绵荣详细查阅了邢大叔所有的就诊资料后,认为可以…

  • 生死“室”速 “融”出生机——医院心内科成功抢救一例无休止室速患者

    10月13日,一名61岁男性患者,因突发心悸、胸闷、气短,至我院急诊,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,心室率200次/分,予同步电复律2次后恢复为房颤律后收入CCU。患者于8个月前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。由于梗死面积大,患者逐渐出现了心衰,心脏超声提示左室增大至57mm,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至LVEF21%。患者在收入院后继续频繁发作持续性室速,先后应用胺碘酮、艾司洛尔、利多卡因、维拉帕米、氯化钾、硫酸镁等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…

  • 垂医心战士:群众的守“心”人

    “一根导丝系着生死,越过黑暗的险滩,任射线侵袭,永远不说放弃,你伸出双手紧握那一线生机,你一身铅衣让生命不再游离,透过厚厚的玻璃,清晰可见你晶莹的汗滴,DSA下用生命守护生命……”有这样一群人,没有什么996,没有什么日与夜,有的只是365天24小时的时刻准备,每当熟悉的急诊呼叫响起,不计昼夜,不辞辛苦,风雨兼程,心中所想的只是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。穿上厚重的铅衣,手术台准备完毕,抢救用药准备完毕,静静的等待急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