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文章
【杨柳科普】夏日警惕:夏日活动要谨慎,如何处理要牢记(一)
随着暑期的到来,大家的外出活动越来越多,此时意外摔倒和碰撞的风险增加,颌面部常成为首要受伤部位。颌面部外伤涉及软组织和硬组织,面部软组织损伤尤为常见且常被低估。今天,牙Sir就先来讲讲舌头、牙龈、口腔黏膜以及唇面部的创伤处理。
为什么软组织损伤需要特别关注?
面部软组织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:
●血运丰富:出血多但愈合快
●神经密集:疼痛感更强烈
●表情功能:处理不当影响面部表情
●美观要求:疤痕可能伴随一生
四大软组织损伤急救指南
一、面部皮肤裂伤:美丽无痕的关键
常见场景:骑车摔倒后脸部擦撞地面 · 树枝划伤面部 · 锐器割伤
正确处理四步骤:
1.压迫止血:用干净纱布持续按压10~15分钟(勿反复查看);
2.清洁伤口:流动生理盐水冲洗(勿用酒精或双氧水刺激);
3.冷敷消肿:冰袋包裹毛巾间断冷敷(20分钟/次);
4.美容缝合:6小时内就医进行精细分层缝合。
禁忌事项:
●涂抹牙膏/酱油等偏方
●自行使用止血粉剂
●用棉絮类材料覆盖伤口
二、唇部损伤:最难处理的软组织
特殊挑战:唇缘对齐要求高 · 活动度大易裂开 · 进食污染风险高
分级处理原则:
●表层轻微擦伤处理:采用冰敷缓解肿痛,涂抹凡士林保湿,一般情况下无需缝合。
●部分裂开及贯穿性损伤:湿纱布覆盖+冷敷,及时就医分层缝合。
居家护理注意:
●伤后初期(前3天)建议使用吸管进食流食;
●避免大笑、夸张表情;
●每次进食后生理盐水清洁。
三、舌外伤:最容易被忽视的危险区
风险特点:出血量多易窒息 · 肿胀影响呼吸 · 味觉功能可能受损
急救三部曲:
1.自救姿势:坐位前倾防血液倒流,伸出舌头用纱布按压,含服冰水减少出血;
2.判断标准:边缘小裂口(<1cm)观察自愈,"Y"型裂伤或缺口及时就医缝合;
3.专业处理:使用可吸收缝线,保留舌体长度,重建味蕾区结构。
四、牙龈与黏膜损伤:隐匿的痛苦
高发场景:
◆坚硬食物戳伤(如薯片、饼干);
◆牙刷刷柄意外捅伤;
◆热食烫伤上颚黏膜。
牙龈撕裂处理:
温盐水含漱清洁;
医用棉球压迫30分钟;
就医复位缝合(出血不止时);
使用牙龈保护蜡(3~5天)。
颊黏膜损伤处理:
避免酸性食物;
应用黏膜保护凝胶。
腭部烫伤处理:
立即含冷牛奶;
禁用粗糙食物;
表皮剥脱勿撕扯。
五、创面护理三部曲:
创面清洁:每日至少3次使用生理盐水轻轻沾拭伤口,保持创面清洁
保湿:医用凡士林保持创面湿润;
保护:医用材料隔离刺激。
饮食调整方案:
急性期(1~3天):常温酸奶、蒸蛋羹、营养糊(禁忌:热食、酸性水果、硬质食物);
愈合期(4~14天):软面条、豆腐、香蕉泥(禁忌:辛辣调料、带渣食物);
成熟期(2周后):软米饭、鱼肉丸子(禁忌:坚果、薯片等脆硬食物)。
六、六大预警信号需立即就医
以下情况请直接前往急诊:
按压20分钟仍渗血不止
伤口深及肌肉层或见脂肪组织
咬伤导致组织缺损
被生锈金属或动物致伤
出现红肿热痛化脓迹象
伴张口受限或吞咽困难
这个夏天谁不想出门去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呢?但是出门前也要注意做好自我防护。例如前往野外环境时要注意活动范围内是否有暴露的尖锐物;骑车时注意对向和侧后方来车情况;在泳池等地面湿滑的地方活动时注意防滑等。只有好好的保护自己,这个夏天的快乐才能一直持续下去。
好了,本期的夏日口腔科普到此结束,下一期牙Sir将给大家继续科普颌面部硬组织外伤时该如何处理。
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,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。文中内容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。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
- 标签:
- 口腔科
下一篇: 【杨柳科普】无创射频治疗后注意事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