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文章
【垂医科普】消化内科:发现肠癌要趁早
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,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 3 位和第2位,在我国也呈逐年攀升趋势。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“腺瘤—癌”序列,一般需要5-10年。由于筛查、诊疗技术的发展,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比20年前提高了10%。

我该多大年龄进行筛查呢?
我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对象为40-74岁一般人群;如1个及以上一级亲属(父母、子女、亲兄弟姐妹)罹患结直肠癌,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患者提前10岁。
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?

家族史

肥胖

糖尿病

炎症性肠病

红肉及加工肉

大量饮酒

吸烟
肠癌的保护因素有哪些?

l 摄入膳食纤维、全谷物、乳制品

l合理的体育锻炼
我该如何筛查?
常用的筛查方法有粪便检测、结肠镜检查、结肠CT成像技术、粪便基因甲基化等检查。其中粪便潜血实验简单易行,可用于初步的筛查。结肠镜检查则是结直肠肿瘤筛查的金标准,有助于发现早期的结肠息肉或早癌,及时治疗,阻断结直肠癌的发生。

结肠镜筛查

结肠CT成像

粪便潜血
“扫一扫”测测您的结直肠肿瘤风险

如您打算行胃肠镜检查,请于门诊二层消化内科门诊就诊。
文章仅用于公益科普,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文中检测内容纯属自愿,检测结果仅供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
- 标签:
- 消化内科








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71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