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垂杨柳医院

北京市垂杨柳医院

北京市垂杨柳医院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医院概况 >>医院新闻

医院概况

医院新闻

患者血便合并新冠 消化医生施以援手

发布时间:2023-02-03
字号:

  近日,58岁的吴女士因腹痛伴便血来到医院急诊外科就医。吴女士称左侧腹痛,伴间断便血,量多,鲜红色,有里急后重感及肛门下坠感,无慢性基础病史。接诊后,急诊医师快速判断,在排除外科疾病后,果断启动MDT,联系消化内科前来会诊。

  消化内科主任董丽凤正巧值班。她详细评估了患者的身体状况,并对患者进行了问诊和体格检查。据患者表示,自己感染新冠已经2周,董丽凤结合疫情以来各种合并症,以及患者临床表现,认为患者不除外缺血性结肠炎。由于患者出血量大,腹部压痛明显,属于消化道急危重症,有行急诊内镜指征。

  由于正值疫情高峰期,医院整合全院资源积极防疫。包括消化内科在内的全院医护人员服从医院统一调拨,消化内科全科医生都投入了抗疫一线,普通胃肠镜检查均暂缓。但考虑到患者的病情需要,董丽凤多方协调,紧急启动绿色通道,科里仅剩的副主任医师蒋大健协同医院第二手术区护士长刘骥,完成了急诊肠镜检查。通过肠镜检查,蒋大健清晰地看到患者肠道病变,正如术前所预计的一样,患者镜下见降结肠及脾区肠粘膜严重水肿,肠腔狭窄,结肠表面黏膜充血糜烂渗血明显。肠镜检查明确了此前董丽凤的判断:患者属于缺血性肠病重型。

  内镜图片

微信图片_20230203091745.jpg

镜下见降结肠及脾区肠粘膜严重水肿,肠腔狭窄,结肠表面黏膜充血糜烂渗血明显

  缺血性肠病是由于肠壁血液供应减少、停止,导致肠道供血不足,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。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。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、静脉,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。在缺血性肠病中最为常见的部位是左半结肠,肠壁在出现供血不足时会引起病理性改变,部分人会导致穿孔、坏死。部分患者的病情急性加重,属于坏死型,坏死型的患者病情进展比较快,甚至会出现结肠的全层累积,导致结肠出现坏死、穿孔,同时伴有大便出血,需要手术进行治疗。缺血性肠病在消化内科是一个急危重症,如果不及时改善患者的黏膜血供,解除痉挛或者梗塞,随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出血穿孔的并发症,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董丽凤在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后,和医务科轮值副主任魏晟沟通协调,将患者安排入院治疗。三天后,通过积极治疗,患者腹痛便血症状明显好转。治疗10天后,患者复查结肠镜,所见病变处结肠粘膜已基本恢复正常,黏膜水肿糜烂出血症状基本消失,仅剩余轻微瘢痕,肠管管腔通常,避免了狭窄的并发症发生。经过各科室多方的积极救治,患者治疗非常成功,很快痊愈出院,极大的减轻患者痛苦及后续并发症。